- Jun 27 Wed 2012 13:54
誰最小心眼(星座)~週五12/10~''在週末版E30頁''
誰最小心眼(星座)~週五12/10~''在週末版E30頁''http://www.libertytimes.com.tw/Service/weekly.htm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7 Wed 2012 13:49
從小培養的金錢觀念
從小培養的金錢觀念西原理惠子◎著 王蘊潔◎譯 賭博、投資和借錢都是關於大人世界的「金錢」事,難道和小孩完全沒有關係嗎?當然不是。金錢和小孩子有很大的關係。 金錢觀念是日常習慣的日積月累養成的。賭博、投資、借錢可以把一個人的金錢觀念放大後呈現出來,但金錢觀念是從小時候的 日常習慣中建立起來的。習慣一旦養成,往往很難改變,也改不了。很多在無意識中重複的習慣或許比賭博更加可怕。 比方說,有些人喜歡向別人「借用一下」。當很想要某一樣東西時,就會向別人開口說:「借我用一下」,卻完全無意歸還。或許那個人本身沒有惡意,但也可能一開始就沒打算要還。然而,在某個時間點,就會跨越那一條線。「因為我太窮了,所以沒辦法還」或是「我不好意思叫我爸媽幫我買」,時間一久,就會覺得「太麻煩了,不管那麼多了」。最後,甚至把借來的東西佔為己有,即使要求她:「把上次借的那個還給我吧」,她也會若無其事地說:「我哪有向妳借東西。」到了這種時候,離「竊盜」就只差一步了。 當一個人學會睜眼說瞎話,很多感覺會在不知不覺中麻痺,甚至會毫不猶豫地「偷竊」。俗話說,「謊言是偷竊的起點」,這句話說得太好了。這種警語應該釘在那些喜歡「借用一下」的人的額頭上,隨時提醒他們不要因小失大。 當大家一起聚餐時,有些人不付錢,還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們抱著「能不付,則不付」的態度,絕對不主動出錢。但是,他們的皮夾裡並不是沒有錢,真搞不懂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每次看到這種人,就會覺得他們和最近那些「不付營養午餐費的父母」本質相同。雖然有錢,但不想付錢,還一副「那又怎樣?」的態度。當大人表現出這種態度時,小孩子就會誤解,以為「不吃虧」是最重要的事。對於「只有自己不付錢」絲毫不感到有什麼問題的小孩子,直接反映了大人對金錢的不健全態度。「大家一起出錢時,盡可能出得比別人多一點。」我父母從小這麼教我,他們告訴我,即使稍微多出一點,也不要覺得自己虧。自己有錢的時候多出一點沒關係。有些討厭的人卻利用我的這種習慣接近我,明明不是交情很深的朋友,看到我出手大方,故意讓我請客,連一句「謝謝招待」也不說,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要我請客吃飯。遇到這種人,真的會很生氣。我覺得,那些整天想著「不能吃虧」的人會越來越狡猾。他們整天想要佔別人便宜,就會很自然地產生「偷雞摸狗」的念頭。雖然剛開始可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但最後會導致他們的行為越來越卑鄙。雖然剛開始的事小,但認為「這點小事無所謂」,養成凡事都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釋的習慣,日後就會鑄錯。每個人都想「佔便宜」,但如果不小心跨越了界線,就會像水壩上出現了小洞一樣,金錢觀念會徹底崩潰。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必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習慣。比方說,有人向同學借了一百日圓,可能覺得「反正不是什麼大金額,即使不馬上還也沒有關係」。但是,對小孩子來說,一百圓是一個月零用錢的幾分之幾?搞不好和年收入一千萬的人被人借走十萬後捲款逃跑差不多。從這個角度思考,就不會覺得「區區一百圓,沒關係」。 借用別人的物品不歸還,或是自己不出錢,絕對不可能「佔便宜」,日後絕對會「虧更大」。大田出版《有「錢」最重要》(資料來源:大田出版 提供)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3.php?catid=4&subid=3&cid=3891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7 Wed 2012 13:44
作情緒的主人 (取自網路文章)
作情緒的主人 (取自網路文章)在現實生活中,喜、怒、哀、樂乃人之常情,這些情緒隨著不同的狀況而有起伏和變化。若表現的強度與次數都在社會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則可以認定為合理的情緒表現;但若為莫名過度的不安、焦慮、憤怒、憂鬱、緊張、懊惱就都屬於異常的情緒反應,狹義來說,也就是所謂的心理不健康。 心理不健商的定義涵蓋廣泛,下列的公式有助於了解情緒的來源: 心理不健康的程度=生活壓力/(適應能力+社會支持系統)。 由此公式推論,改善心理健康亦即「情緒之調和」和下列三點有關:(1) 減輕重大的生活壓力 (2)增強個人的適應能力 (3)尋求社會支援。不過,上述所言蓋屬理論層次,對於壓力管理實務部分,可分以下三點說明: (一)那些危險因子易造成情緒障礙?也就是「情緒不好,易衝動」的危險因子。 1.慢性疼痛:例如骨刺、脊柱側彎、偏頭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2.生理症狀:頭暈、頸酸、腹脹、惡心、心悸、胸悶、經前痛等。 3.甲狀腺亢進或低下:以女性居多。 4.長期使用菸、酒、藥物的習慣:過度依賴物資者。 5.長年失眠者。 6. A型人格:個性敏感、急躁,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處事具急迫性,喜批判周遭事物,對他人易生猜忌與敵意者。 (二)那些心理疾病會降低適應能力? 1.精神病:主要是患者的外顯行為、認知思考、判斷、情緒、知覺發生嚴重障礙,而與現實脫節,令周遭他人感到莫名其妙或不可思議。患者往往因缺乏病識感而拒絕就醫治療。普遍的症狀有妄想、幻覺、自言自語、怪異行為、人際退縮等。臨床上以精神分裂症、躁鬱症、憂鬱症居多。 2.精神官能症:俗稱神經質或神經衰弱,焦慮是此症之核心症狀,通常可分為三個層次。在心理方面,會常感到緊張、恐懼或不安;在身體方面,則常伴隨有頭痛、暈眩、心悸、呼吸短促盜汗、顫抖、頻尿或腸胃不適、心跳加速等;在行為方面,會有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哭泣、挫折忍受度低的現象。另外該類病患也常有慮病現象,因而出入於各大醫院診所,但缺乏任何可證實之身體病變,主要是因個性、心理或社會壓力所造成的社會適應不良。臨床上以強破症、恐慌症、體化症等居多。 (三)如何管理壓力及調和情緒?也就是如何提高我們的情緒智商(EQ)? 1.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鼓勵自我接受,肯定自我價值,凡事不苛求、不奢求、不強求十全十美,並能適應學習接受或拒絕別人的批評與要求。另外也能夠體任自己的長處,多提醒積極的內在語言,並給予自己正向的鼓勵,例如「我的同學都如此肯定我,我的表現並不差」、「雖然結果不是很棒,但我已經盡了全力」等自我對話。 2.常以合理的想法代替非理性的信念(ABC理論):人的情緒大部分和自我的思考方式與內容有關,一個人可經由認知的改變來控制情緒的變化。當壓力事件(A,Activating event)發生時,若當事人抱持悲觀、消極、偏激的信念(B,Belief),自然易引發失常的情緒、行為結果(C,Consequence)。例如一時工作不順利,若常存「我是個沒用的人」、「我注定要永遠失敗」等負向思考,那必然會產生鬱悶、愁苦、悲傷的情緒甚至更因此罹患憂鬱症或走上自殺絕路。但若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嘛!」、「風水總會輪流轉」、「下次我可能會做得更好」等正向思考代之,並從失敗的啟示中加以檢討與改進,反而成為未來成功的助力。 3.社交技巧的練習:人是群體的動物,彼此互動間難免有所摩擦與衝突,無形中也造成你我情緒上的困擾。但若能抱持「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達觀態度,常用同理心待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相信必能營造出和諧穩定的人際溝通關係。 4.適度的肢體運動或訓練:例如坊間常見的有氧運動、氣功、坐禪等,或較為深層的肌肉放鬆術、冥想、瑜珈術等,皆是應付壓力或減低焦慮情緒的好方法。 5.溫和的藥物處理:醫囑的適量藥物,例如安眠藥、鎮定劑、抗焦慮劑、肌肉鬆弛劑等,或多或少具有緩和情緒的功用。 誠如諺語所言:「當一個人的拳頭握緊時,他便無法清楚思考。」生活中層出不窮的壓力,難免引發個體本身情緒的波動,而清微的情緒能夠激發個人的潛力,促成目標的達成;但強烈而深刻的負面情緒卻會造成自我挫敗或傷害人際關係,甚至引發難以挽回的悲劇。因此,如何有效面對壓力,適當管理情緒與自我認知,幫助自己享受生活,進而邁向幸福大道,相信是現代文明人必修的課題。 (作者:柯俊銘 高雄醫學院小港醫院復健科心理治療師)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7 Wed 2012 13:39
分享貝比的成長~
分享貝比的成長~ 從偶出生到現在就一直聽到說我很好命,有阿公~阿嗎~阿 姨~舅舅~伯父(母)~哥哥姐姐疼愛;更有趣的是偶媽咪 在坐月子時,有人跟偶外婆說偶是好命的牛,接著連忙解釋 說通常牛是日出而作,日若而息,偶剛好是傍晚出生的,這 時偶媽咪還有些疑惑,心想希望如此啊! 偶從偶媽咪在坐月子時,就開始聽音樂(兒歌),只要j無 法 入睡外婆和偶媽咪就會放音樂安撫偶,;現在外婆還會 放些打擊樂的影片給偶聽讓偶跟著敲敲打打,大部分的時間 都是聽音樂,現在偶聽到音樂就會跟著跳舞喔,除了聽音樂 外,在偶五~六個月時,阿姨買了一個故事機給偶,要偶媽 咪有空時或睡前放給偶聽,讓偶學習說話,雖然偶還聽不 懂,偶媽咪還是會和音樂輪流放給偶聽喔讓偶減少看電視的 時間,有次沒在看電視偶會指著音響要偶媽咪放給偶聽,阿 姨看到覺得很訝異,覺得是真是假,說偶還會要聽音樂或故 事;講到玩具令偶媽咪很頭痛的是~偶沒耐心,之前外婆在 市場看到一個形狀配對的玩具,剛開始偶媽咪會教偶一個一 個放,放完後偶也會要偶媽咪幫偶把形狀玩具拿出來,偶都 因為放不進去而發脾氣,然後就丟著不放了,到最後不是外 婆和偶媽咪替偶收拾。雖然阿姨和偶媽咪說偶的玩具很多, 但偶還是喜歡推板凳走來走去,板凳是偶的最愛,每次看到 大人拿板凳出來,偶的眼睛就會盯著看然後趕快過去,外婆 和偶媽咪怕我跟地板(桌子)相親相愛,偶媽咪都會拿東西 引誘偶,但是板凳還是偶的最愛,引誘不了我的除非板凳不 見啦! 現在的偶會因為好奇而模仿,不知道哪是好與壞,通通 學起來;像只要偶沒耐心時,就會發出嗯的聲音再加上表 情,外婆和偶媽咪都會說這樣不好看,叫偶不要這樣 喔,連推學步車到鄰居”阿婆家”,,雖然阿婆說我很可愛 也會打招呼,但是阿婆看到我這樣也說不好看,要媽咪幫我 改掉,可是偶就是改不過來,偶媽咪每聽到一次就說一次, 害偶聽的很煩ㄋㄟ,偶看阿還是趕快改掉,免得讓媽咪一 直說,而且偶媽咪也跟偶阿爸講不要做壞榜樣給偶學,像在 偶哭時,覺得不耐煩而發脾氣,要好好的安撫偶,免的脾氣 會跟阿爸你一樣喔~ 貝比~看到你一天一天的成長,多少會有一些新的發 展,媽咪好高興,現在的你不僅會會拿書起來看,還會要聽 兒歌和故事,有時還會自己收拾玩具,甚至還會自己放手走 路,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和爸比還有阿公阿嬤到處遊玩逛逛 了,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學到更多的東西!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7 Wed 2012 13:34
寒冬報到 當心兒童季節疾病 ~2010-12-9自由時報
寒冬報到 當心兒童季節疾病 ~2010-12-9自由時報文/林愛婷 隨著冷氣團的影響,冷颼颼的冬季報到了,兒童很容易因溫差變化而生病,父母們要當心孩子的健康。 一般來說,兒童在這個季節常見的疾病以呼吸道、腸胃道和皮膚病較多,這些疾病往往也容易伴隨發高燒或食慾不振。 ◎呼吸道疾病 主要是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哮喘、呼吸道融合病毒、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腺炎、哮吼及急性喉炎等。 這些疾病一般都以發燒和咳嗽來表現,對於抵抗力差、年齡小或者治療不及時的兒童,很有可能會造成其他併發症如中耳炎、肺炎等。 呼吸道融合病毒最常在2歲以下的兒童族群發生,通常多以咳嗽多痰、嗆奶來表現。 兒童冬天常見哮吼的發生主要以呼吸非常急促,夜間突然被憋醒、煩躁不安、聲音嘶啞,同時出現吹哨般的呼吸聲。咳嗽聲音特殊,像小狗的咳聲一樣。此時需要一些吸入性藥物治療來減緩喉頭的水腫。 台灣冬天寒冷、潮濕的環境容易使黴菌加速繁殖,加上早晚溫差大,這些都容易導致過敏兒哮喘發作。這個季節應減少給兒童玩絨毛玩具和注意毛衣的材質,多清洗床上用品,以降低塵*(左虫右滿去水)的累積。 要讓孩子多喝溫白開水、合理飲食(多攝取維生素)、充足睡眠和保持室內通風,可減少呼吸道感染。 ◎胃腸道疾病 冬季最常見的胃腸炎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造成。臨床表現以嘔吐開始,接著腹瀉(大便多數很稀、味道偏酸),兒童還會伴有發燒、咳嗽、鼻塞等症狀。 很多小孩會因此而脫水,所以需要一些口服液及點滴的治療。此時多注意環境衛生(常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果寶寶不幸出現腹瀉症狀,父母們應讓孩子吃些稀飯、吐司等容易消化的食品,如果寶寶需要餵奶粉,則可餵稀釋的奶粉,若腹瀉嚴重則最好選擇去乳糖奶粉。 ◎皮膚過敏 主要以皮膚乾癢脫屑(冬季癢)、鼻子癢、打噴嚏、流眼淚等症狀和過敏性鼻炎,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困難。 此時多注意皮膚保濕(搽乳液),減少與花粉、寵物等接觸;出現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時,應及早就醫。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7 Wed 2012 13:29
讓人歡喜又讓人憂的12月
讓人歡喜又讓人憂的12月 12月的到來就表示今年又要結束了,又是要迎接一個新的一年了~ 這個月有個節日不僅大人或小孩都會有所期待,想當初我在上班時,每到11月底就要把聖誕用品搬出來整理一番,12月初會把聖誕樹擺飾完成讓聖誕氣氛展現出來,看到聖誕樹的出現,小朋友都很高興因為聖誕節快來了,聖誕老公公又要出現了,有禮品可以分享了;所以不管家裡是否有聖誕樹,可以把家佈置一番,在佈置同時可讓小朋友一同參與,會有不同的感受喔! 若一定要有聖誕樹的話而家裡沒有,可以選一盆大小適中的盆栽,來當作聖誕樹讓小朋友擺飾,等12月過後,又變回一個盆栽了,所以不必為了一棵聖誕樹而憂心喔~ 預祝各位聖誕節快樂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7 Wed 2012 13:24
育兒觀念「對」、「錯」大公開
育兒觀念「對」、「錯」大公開http://www.howmama.com.tw/b77/t7547/經常聽到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煩惱的不是寶寶, 而是幫忙照顧或熱心提供育兒主意的長輩。當長輩 的意見碰上新手媽媽的看法,到底哪些育兒觀念該 舉「O」,哪些又該舉「X」呢?文/劉繼珩;採訪諮詢/財團法人尹書田紀念醫院 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來自於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環境,晚輩跟長輩之 間會有代溝,在所難免,而消弭代溝的不二法門, 就是平時多溝通。新手媽媽可以蒐集一些科學新 知,讓長輩更新上一代遺留的錯誤觀念,同樣地, 新手媽媽也能從長輩的經驗談中,獲得有用的資 訊,豈不一舉兩得!溝通技巧:先接納再改變新手媽媽想要說服長輩,認同自己的育兒方法,首 先要先了解長輩的個性、習慣和觀念,正所謂「知 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真的和長輩意見相左, 不要馬上直接推翻他們的看法,給老人家「年輕人 都是這樣」的刻板印象,也不要一味認為老舊的觀 念沒有用。財團法人尹書田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醫 師陳永綺建議新手媽媽,不妨先從自己能接受的觀 念做起,先讓長輩覺得他的意見有被尊重和接納, 等到下次提出自己的新觀念時,長輩也較能將心比 心地接受。長輩、新手媽媽,誰說得對?【飲食篇】A.長輩說:泡奶要用很熱的熱水沖泡,才能達到 消毒的效果。 媽媽說:泡奶不需要用太熱的水。※醫師解答: 奶瓶必須單獨使用沸水消毒,而不是利用泡奶的熱 水消毒。一般泡奶的水溫大約為攝氏38℃,這樣的 熱水並不能達到消毒的功用,如果泡奶的水溫超過 40℃~50℃,寶寶喝奶時,咽喉易被燙傷。B.長輩說:食物要先嚼爛再給寶寶吃,寶寶才不 會噎到。媽媽說:這樣很不衛生,寶寶容易生病。※醫師解答:以前因為沒有食物攪拌器,所以照顧者會採取用嘴 巴嚼爛食物的方式餵食,但是現在已經不需要再用 這種方法了!人體的口腔中有很多細菌,長輩如果 先把食物嚼一嚼,再餵寶寶吃,容易傳染A型肝炎或 感染其他疾病,這樣的飲食習慣非常不衛生,最好 能避免。C.長輩說:雞蛋營養豐富,寶寶一可以吃副食品 就要多吃蒸蛋。媽媽說:不是每個寶寶都適合吃雞蛋。※醫師解答:副食品可從寶寶4個月大起開始添加,但是必須等到 寶寶8~9個月大之後,才能在副食品中加入雞蛋, 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寶寶,更要到1歲以後再添加為 宜。雞蛋中的蛋白質,的確最適合人體吸收,可以 多加攝取,但也不能一天到晚都吃蒸蛋,菜色必須 多樣化,才能增進寶寶的食欲。D.長輩說:半夜要叫寶寶起來喝奶,他才不會餓 到。媽媽說:半夜讓寶寶好好睡覺比較重要。※醫師解答:對寶寶而言,睡比吃重要,而且睡眠還能幫助1歲以 前寶寶的腦部發育。如果是新生兒,腦部發展尚未 開始,當然必須2~3個小時餵一次奶,但是當寶寶 漸漸長大之後,睡眠時間就要拉長,千萬不能讓寶 寶白天睡覺,晚上、半夜才起來進食,這樣不但會 破壞睡眠品質,也打亂了生理時鐘,寶寶應該從小 就建立正常的作息。E.長輩說:睡前要吃飽飽,半夜才不會肚子餓。媽媽說:吃飽就睡有傷腸胃,也不易入睡。※醫師解答:寶寶和大人在飲食上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宵夜。因 為寶寶正在成長,需要較多營養,睡前可以吃些點 心,但是不能吃完馬上睡覺,必須間隔半小時左右 再睡覺。也不要讓寶寶吃太飽,大約6~7分飽即 可,只要讓身體保持足夠的熱量就OK了,當然體重 過重的寶寶就要稍加控制了。F.長輩說:寶寶哪有吃不下的,要吃越多越好。媽媽說:寶寶吃不下,不要勉強他吃。※醫師解答:每個寶寶的體質都不同,有些人只要一點點食物,就能滿足其發育需求,所以不需要強迫寶寶吃很多,也不能用大人認為的份量,來評斷寶寶吃的多還是少,應該依照身體的發育情況,再來評估寶寶是否吃得足夠。【生活篇】A.長輩說:尿布不用常換,等全濕了再換就好,不要浪費。 媽媽說:寶寶的尿布應該隨時保持乾爽才對。※醫師解答:尿布應該適時更換,濕答答的尿布不只成了寶寶活動時的負擔,尿布疹也會找上小屁股。現在市售尿布的吸水力都不錯,所以也不需要尿了一次就換,更換前可先摸摸寶寶的尿布,若感覺有點濕濕的,就必須換新尿布了。不過基本上,還是要以寶寶的 尿量為準,如果一次尿量很多,當然就要馬上換新了。B.長輩說:寶寶不知道冷熱,就算天氣暖和也要多穿幾件衣服,以免著涼。媽媽說:寶寶不用穿太多,會很熱。※醫師解答:寶寶的汗腺發育尚未完全,還不太會排汗,大人比較不容易察覺寶寶感到熱,因此經常誤以為寶寶怕冷,而多穿了好幾件衣服。一般來說,可以寶寶手腳的溫度做為冷熱的判斷:【手腳冰涼】表示穿得不夠,必須加件衣服。【體溫升高、煩燥不安】表示寶寶已經在喊熱了,可別等到寶寶流汗了,才認為他很熱。添加衣服的原則,以比大人多一件為準。如果大人穿著短袖,卻把寶寶包得密不透風,絕對是錯誤示範。不過寶寶也不能穿太少,天氣涼或在冷氣房內,還是要記得為他多加一件衣服。C.長輩說:反正寶寶還不會看電視,抱著他自己看電視也沒關係。媽媽說:電視會影響寶寶發育,少接觸為妙。※醫師解答:寶寶的視力雖然還無法精準地看到物體,但是已經有模糊的影像,並不是完全看不到。現在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電視,保護眼睛是必要的工作,所以盡量不要讓還小的寶寶看太多電視。長輩若是邊哄寶寶睡覺邊看電視,主要受影響的是寶寶的聽覺,因為電視的聲音會干擾睡眠,所以如果對外界聲音很敏感、很容易驚醒的寶寶,應盡量避免這樣的做法;反之,如果寶寶平時接收聲音的刺激較少,則可以利用電視的聲音刺激聽覺。D.長輩說:寶寶一發燒就要看醫生,不然會燒壞腦袋。媽媽說:發燒是正常現象,不用太緊張。※醫師解答:生病引起的發燒,一定要至醫院就醫,時間拖久了,很可能導致腦膜炎。然而很多時候,長輩認為的發燒,其實只是寶寶體溫升高,並不是生病了,這時應先檢查,是不是衣服穿太多、環境太悶熱,或是活動力過多所致。如果是這些原因造成的發熱,可以先簡單處理一下,例如:脫一件衣服、調整環境溫度,或喝點水休息一下,體溫應該就會降低。假使體溫還是居高不下,還是必須由醫師診斷。【教養篇】A.長輩說:寶寶一哭不能馬上安撫,不然以後會很難帶。媽媽說:寶寶哭了我好心疼,當然要安慰他。※醫師解答:因為寶寶還沒有獨自生存的能力,容易產生不安全感、害怕被拋棄是正常反應,一怕自然就會哭,當然若是因為身體不適,哭更是他表達感覺的工具。寶寶會哭,必然有其原因,所以大人必須幫助他找出問題所在。如果寶寶不是因為病痛而哭,大人可以用安撫的語氣跟他說話,雖然他還聽不懂,但卻能分辨聲音的頻率高低。當寶寶知道大人是在安慰他,而不是責怪,心情上將得到紓解,這對於日後的情緒發展,有很大助益。所以寶寶一哭,安撫他是必要的動作,給予一個擁抱,讓他獲得溫暖和安全感,將有助於身心發展。B.長輩說:寶寶亂丟東西沒關係,不要管他,反正他還小、不懂事。媽媽說:寶寶不可以那麼任性、沒規矩。※醫師解答:基本上,1歲以前的寶寶亂丟東西,大多是覺得好玩,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因為當他丟了東西,就會有人過來,寶寶會覺得這是一個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法。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撿起他丟的東西,問他「你怎麼了?發生什麼事啦?」接著把東西收起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如此一來,寶寶很快就忘記這件事,也不會認為丟東西是他能引起注意必須做的事。等到3~4歲後,寶寶會因為生氣、憤怒而亂丟東西,這時就必須制止,對他曉以大義,並給予適度的處罰。【休閒篇】A.煮飯時 長輩說:我在廚房煮飯,把寶寶放在客廳,或讓他睡覺就可以了。※醫師解答:不管大人要做什麼事,都不能讓寶寶離開視線,即使寶寶在睡覺,也不能把他單獨留在家裡。其實寶寶的知覺非常敏銳,一旦屋子裡沒有人,他馬上就會醒過來哭鬧,這時要是沒有人安撫,很難預料會發生什麼危險的事。另外,煮飯時最怕的就是寶寶碰到滾燙的飯菜或鍋子,所以桌子最好不要舖桌巾,以防寶寶拉住桌巾角,將食物翻倒,造成燙傷的悲劇。B.串門子時 長輩說:鄰居家有大小孩,讓寶寶跟他們一起玩就省事了。※醫師解答:串門子時當然不能把寶寶放在家哩,要帶他一起去。但是在愉快聊天的同時,也必須隨時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也許鄰居或朋友家中,有大孩子會跟寶寶玩,但也千萬不能就此放心,只顧著說話,而忘了注意寶寶。如果必須出門很長一段時間,最好能請別人暫時照顧,避免一心兩用造成危險。C.外出散步時 長輩說:多帶寶寶四處走走,讓他見見世面是好事。※醫師解答:【戴口罩防廢氣】1歲以前的寶寶,外出散步以坐手推車居多,不過現在空氣污染嚴重,馬路上車子排氣管所排放的廢氣,剛剛好都被寶寶吸進去了。這時可別以為把手推車上的罩子拉上就沒問題了,因為當髒空氣被悶在一個密閉空間中,廢氣濃度更高,對寶寶更加有害。不妨替寶寶戴上口罩,減少吸入髒空氣的機率。【早晨時散步佳】散步時間最好選在早晨,趁著人車還不多時出門,較能避免空氣污染。路線則盡量以車少的路段為主,但也不要因此都走小巷子,因為巷子通常較窄,車子經過時很容易擦撞到手推車,若是不小心被撞到可就得不償失。此外,防曬工作也要確實做好,別以為寶寶就不需要防曬,寶寶細嫩的皮膚可是更需要保護喔!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7 Wed 2012 13:19
30 種使您更快樂的方式
30 種使您更快樂的方式 您今天快樂嗎?以下的方法,一定可以讓您更快樂! 1.保持健康,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快樂的心情。 2.充份的休息,別透支你的體力。累則心煩,煩易生氣。 3.適度的運動,會使你身輕如燕,心情愉快。 4.愛你周圍的人並使他們快樂。 5.用出自內心的微笑和人們打招呼,你將得到相同的回報。 6.遺忘令你不快樂的事,原諒令你不快樂的人。 7.真正的去關懷你的親人、朋友、工作和四周細微的事物。 8.別對現實生活過於苛求,常存感激的心情。 9.享受人生,別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憂慮上。 10.身在福中能知福,亦能忍受壞的際遇,且不忘記寬恕。 11.獻身於你的工作,但別變成它的奴隸。 12.隨時替自己創造一些容易實現的盼望。 13.每隔一陣子去過一天和你平常不同方式的生活。 14.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澄心靜慮,使心靈寧靜。 15.回憶那些使你快樂的事。 16.凡事多往好處想。 18.為你的工作做妥善的計劃,使你有剩餘的時間和精力任由支配。 19.追求一些新的興趣,但不是強迫自己去培養一種習慣。 20.抓住瞬間的靈感,好好利用,別輕易虛擲。 21.替生活中製造些有趣的小插曲,製造新鮮感。 22.如果心中不愉快,找個和平的方式發洩一下。 23.泡壺好茶,找 三兩 知己,無所為的暢談一番。 24.偶而忘記你的計劃或預算,隨心所欲吧。 25.重新安排你的生活空間,使自己耳目一新。 26.蒐集趣聞,笑話,並與你周圍的人共享。 27.安排一個休假,和能使你快樂的人共渡。 28.去看部喜劇片,大笑一場。 29.送自己一份禮物。 30.給心愛的人一個驚喜。 取自網路文章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7 Wed 2012 13:14
爸比陪伴 對小孩有神奇療效
爸比陪伴 對小孩有神奇療效爸比陪伴 對小孩有神奇療效2010-6-3文/陳煥昭在台灣的兒童心智科門診中,大概有3/4是媽媽單獨帶孩子來看診,少見爸媽一起來、或爸爸單獨帶孩子來。我想這應該跟男性賺錢、女性顧家的傳統角色設定有關,很多爸爸都是很忙碌的。但是在照顧整個家庭的心理需求時,不管是平日的相處,或是有問題要去看醫師時,如果爸爸很忙碌,他要扮演什麼角色?很多來看診的小朋友,偷偷告訴我:「爸爸至少要這樣做。」那就是爸爸支持媽媽,一起出來面對問題,對孩子就有神奇的療癒果。再忙碌的爸爸,只要回家跟媽媽說一聲:「你辛苦了!」對孩子問一聲:「你們今天有沒有聽媽媽的話?」其實就是對媽媽最大的支持,並且讓孩子知道:「不管爸爸再怎麼忙,都站在媽邊,持續關心你們。」小妮(化名)是個很可愛的小女孩,媽媽會帶她來看診,不只是因為她在學校有很多行為問題,媽媽也為了照顧這個獨生女辭掉工作,當全職家庭主婦,但依舊疲於奔命。小妮在初診時,出現很多讓我擔心的症狀:她像常見的過動兒一樣「暴走」,又像自閉兒一樣,不理會任何人,不碰玩具,眼神也沒有對焦在任何地方。我憂心忡忡地告訴小妮的媽媽,下次請她的爸爸一起來,因為我要很嚴肅地告訴他們:「照顧小妮,將會是長期抗戰!」沒想到隔週小妮在爸媽陪伴下回診,卻讓我跌破眼鏡。小妮的爸爸牽著媽媽的手走進診間,小妮手上抱著一個可愛的洋娃娃,乖乖地坐在位置上玩,並且在我的邀請下,介紹洋娃娃讓我認識,並告訴我,洋娃娃的生活故事。只是簡單的:「爸爸支持媽媽、一起陪伴孩子」,小妮竟然就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可見父親的關心非常重要。(作者為台北縣三重市美麗心診所醫師)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7 Wed 2012 13:09
生命中的五個球
生命中的五個球生命中的五個球 幾年前,在一所大學的開幕典禮中﹐可口可樂的執行長(CEO) Brian Dyson,講到生活與工作的關係: 想像生命是一場不停丟擲五個球於空中的遊戲。這五個球分別為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心靈。而且你很努力地擲著這五個球,不讓它們落地。很快地你會了解工作是一個橡皮球。如果你不幸失手落下它,它還是會彈回來。 但是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這四個球是用玻璃做成的。一旦你失手落下,他們可能會少了一角,留下無法挽回的記號、刻痕,損壞,或甚至碎落一地。他們將永遠不會跟以前一樣。你必須了解這個道理,並且致力為平衡你的生命而努力。但要怎麼才做得到? 別拿自己和他人比較,這只會降低了你原有的價值。因為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特別。別人認為重要的事不是你該列為遵循的目標。只有你才知道什麼最適合你。不要將貼近你的心的人事物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你必須將他們視為你的生命一般好好地抓牢他們。沒有他們,生命將失去意義。別讓你的生命總在依戀過去種種或是寄望未來中逝去。如果你活在每個當下,你就活出了生命中的每一天。 當你還能給予的時候別輕言放棄。只要你不放棄,就有無限延伸的可能。別害怕承認你並非完美。正因如此,我們才得以藉由這脆弱的細絲緊密地串綁在一起。 別害怕遇到危險。正因如此,我們才得以藉由這些機會學習勇敢。別拿愛太難找到當藉口而緊閉你的心門。最迅速找到愛的方法就是散佈你的愛;最快速失去愛的方法就是緊緊地將守著你的愛不放;維持愛最好方式就是給它一雙翅膀。 莫要匆徨地過著你的一生,那匆徨讓你忘了曾經到過哪裡,也讓你忘了你要去哪裡。 莫忘記,情感上最大的需要是去感恩。 莫害怕學習。知識沒有重量,它是可以隨意攜帶的寶貝。莫漫不經心地地蹉跎光陰或口無遮攔。時間與言詞兩者都是,一放便收不回來。 生命不是一場賽跑, 而是一步一腳印的旅程。 昨天已是歷史, 明天尚是未知,而今天則是一個上天的禮物:那就是我們為什麼稱它為「現在」(Present) 的原因。 如果你活在每個當下,你就活出了生命中的每一天。 ~取自網路文章~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